病原體特徵 | - 抗酸染色陽性的細長桿菌 - 細胞壁含大量脂質,耐酸耐鹼 - 生長緩慢,世代時間約20小時 | - 雙鏈DNA病毒,人類疱疹病毒科 - 病毒顆粒直徑150-200nm - 具有包膜,正20面體衣殼 | - 雙鏈DNA病毒,人類疱疹病毒科 - 感染B淋巴細胞和上皮細胞 - 潛伏感染終生存在 | - 小型雙鏈環狀DNA病毒 - 無包膜,正20面體衣殼 - 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 |
致病機制 | - 經呼吸道飛沫傳播 - 在肺泡巨噬細胞中存活並複製 - 引發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 - 形成肉芽腫,中心乾酪樣壞死 | - 經體液、唾液、性接觸等傳播 - 感染上皮細胞、內皮細胞、巨噬細胞等 - 潛伏感染,在免疫抑制時再活化 | - 經唾液傳播,感染口咽上皮細胞 - 感染並活化B淋巴細胞 - 誘導B細胞不限制性增殖 - 與多種腫瘤發生相關 | - 感染基底層上皮細胞 - 病毒基因整合入宿主基因組 - E6和E7蛋白干擾細胞週期調控 - 導致細胞異常增殖和惡性轉化 |
臨床表現 | - 慢性咳嗽、咳痰、咯血 - 發熱、盜汗、體重下降 - 胸痛、呼吸困難 | - 免疫功能正常者多無症狀 - 免疫抑制者可引起肺炎、視網膜炎、腸炎等 - 先天性感染可致聽力損失、智力低下 | -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:發熱、咽痛、淋巴結腫大 - 慢性活動性EBV感染 - 相關惡性腫瘤:Burkitt淋巴瘤、鼻咽癌等 | - 皮膚疣和生殖器疣:低危型 - 宮頸上皮內瘤變和宮頸癌:高危型 - 其他部位鱗狀細胞癌:陰道、外陰、肛門、口咽等 |
病理特徵 | - 肉芽腫性炎症:上皮樣細胞、郎罕氏巨細胞 - 乾酪樣壞死:中心無構造壞死 - 纖維化和鈣化 | - 細胞核內"貓頭鷹眼"樣包涵體 - 細胞質內小包涵體 - 感染細胞顯著腫大 | - 異型淋巴細胞增多 - 單核細胞浸潤 - 淋巴組織增生 | - 角化不良 - 核增大、染色質增多 - 異型性增加 - 旁基底細胞有絲分裂像 |
診斷方法 | 痰塗片抗酸染色 - 結核菌培養 - 結核菌PCR檢測 - 組織病理學檢查 - 結核素皮試和γ-干擾素釋放試驗 | - 病毒培養和快速鑑定 - CMV抗原血症試驗 - CMV-DNA定量PCR - 組織病理學和免疫組化 | - 異型淋巴細胞檢查 - EBV特異性抗體檢測 - EBV-DNA定量PCR - 原位雜交檢測EBE | - 細胞學檢查:TCT - HPV-DNA分型檢測 - P16免疫組化染色 - HPV E6/E7 mRNA原位雜交 |
治療/預防 | - 抗結核藥物聯合應用:異煙肼、利福平、吡𠯤醯胺、乙胺丁醇 - 療程至少6個月 - 監測藥物副作用和耐藥性 | - 抗病毒藥物:更昔洛韋、膦甲酸钠鈉、西多福韋 - 減少免疫抑制 - CMV特異性免疫球蛋白 | - 對症支持治療 - 糖皮質激素:嚴重併發症 - 抗病毒藥物:慢性活動性感染 - 靶向治療:EBV相關腫瘤 | - 局部破壞治療:冷凍、激光等 - 手術切除:宮頸錐切術等 - HPV疫苗:預防感染 - 定期宮頸癌篩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