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腸癌在臺灣的發病率令人擔憂,根據衛福部統計,每31分14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癌。除了與遺傳有關外,不健康飲食、缺乏身體活動、肥胖、菸酒及老化等因素也是大腸癌的危險因子。由於大腸癌在早期並無明顯症狀,定期接受篩檢成為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的關鍵。結腸是消化系統最低的部分,最後6吋的位置被稱為「直腸」,是食物殘渣通過結腸排出體外的地方,癌細胞在此部位生長就稱為「大腸癌」。
大腸癌可分為結腸癌和直腸癌,結腸癌根據位置分為升結腸癌、橫結腸癌和降結腸癌,而直腸癌則生長在直腸處。初期多數為非癌細胞或良性大腸瘜肉,但在5~10年後有可能惡化成大腸癌。癌細胞種類包括淋巴癌、腺癌、類癌瘤和胃腸道間質瘤。大腸癌的症狀不明顯,但一旦出現,可能包括腹痛、排便習慣改變、血便、體重減輕、食慾不振等。若出現這些症狀,應及早就醫。大腸癌的臨床分期影響治療和預後,分為零期至第四期,其中第四期表示腫瘤有遠端轉移。檢查方式包括肛門指診、大便潛血反應檢查、大腸鏡檢查和腹部電腦斷層檢查。大腸癌的高風險群包括攝取過多肉量、缺乏纖維、抽菸、家族遺傳、年齡50歲以上等。定期的大腸鏡檢查是預防大腸癌的有效手段,追蹤頻率視檢查結果而定,通常5~10年進行一次。
總體而言,提高大眾對大腸癌風險的認識,以及定期接受適當的篩檢,有助於早期發現和治療,提高治療成功的機會。
大腸癌是一種發生在結腸或直腸內的惡性腫瘤,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癌症之一。大腸癌通常起源於腸黏膜的異常細胞增生,逐漸發展成腫瘤。
風險因素:
- 年齡:大腸癌主要發生在50歲以上的人,隨年齡增長風險逐漸升高
- 家族史:如果家族中有大腸癌病例,個人風險會增加
- 遺傳因素:遺傳性大腸息肉症等遺傳疾病增加罹患大腸癌的機會
- 腸息肉:腸內息肉的存在可能是大腸癌形成的前兆
- 飲食:高脂肪、低纖維飲食、紅肉和加工肉品的過度攝取可能增加風險
- 炎症性腸病: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等慢性腸道炎症增加大腸癌的風險
- 肥胖:過度體重和肥胖也與大腸癌風險增加相關
症狀:
大腸癌早期可能沒有症狀,但隨著腫瘤的生長,可能出現以下症狀:
- 便血或黑便:血液混合在糞便中,或糞便呈現黑色
- 腹痛或絞痛:在腹部感到不適或劇烈的疼痛
- 腹部脹氣或腹部不適:腸道內腫瘤可能引起腹部脹氣感
- 體重減輕: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可能是大腸癌的症狀之一
診斷和治療:
- 診斷:通常透過結腸鏡檢查、大腸攝影術(以X光檢查腸道)以及血液檢查等進行診斷
- 治療:大腸癌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、放射線治療、化學治療和靶向治療。治療方案取決於癌症的類型、階段和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
預後:
大腸癌的預後取決於診斷時的發展階段。早期診斷和治療大大提高了治癒率。手術通常是切除腫瘤的首選方法,而輔助性治療如放射線治療和化學治療則可能在手術後進行。在晚期診斷的情況下,治療的目標可能是減緩疾病的進展和緩解症狀。及早篩查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接受醫學檢查是預防大腸癌的重要措施